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 http://pf.39.net/bdfyy/

年3月23日,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青在北京因病治疗无效而去世,享年84岁。

噩耗一出,就掀起了激烈的讨论,人们不仅缅怀那段伟大的革命岁月,也伤感伟人原来已经离开我们这么久了。

对于毛岸青同志,人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伟人的后代,是伟人唯一幸存的儿子。至于他在历史上的功绩,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明白,就连毛岸青同志的妻子在得知丈夫的所作所为时,都感到震惊。

毛岸青同志临终前,用他那颤巍巍的大手,艰难的写下“杨岸青”三个字,口中多次念叨:“我想母亲,等我死后,不要把我送回韶山,我希望能和妈妈葬在一起。”

这不是他第一次写“杨岸青”这个名字了,早在他成年后,再次前往同父亲母亲共同待过的板仓旧居时,他便写下了这个名字。

“杨岸青”这三个字饱含着他对母亲杨开慧的思念,饱含着他对那段四处躲逃的时光的缅怀。那么,毛岸青同志为何这么思念自己的母亲?他在历史长河中究竟有什么功绩呢?

图丨悼念毛岸青

命途多舛的童年,不屈不挠的抗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两年之后,当时的毛主席还尚未掌握实权,他的次子出生了。

“岸青”,是毛主席和妻子杨开慧共同商量后得来的,彼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军阀为了夺权,四方混战。

毛主席很少待在湖南,即使是岸青的出生,他也没能亲眼所见,那时的毛主席以及党中央,正在积极接触孙中山,以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童年的毛岸青很少见到父亲,在他印象中,自他出生以来,父亲总是匆匆回来,抱着他和哥哥,但却又总是匆匆离去。

年幼的岸青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的父亲一般,时时刻刻陪在自己和母亲的身边呢?

图丨杨开慧

母亲杨开慧经常会给他们兄弟二人,讲述父亲正在做的事情,但年龄尚小的他们根本不懂母亲究竟在说什么。

年,弟弟毛岸龙出生了,5岁的毛岸英和4岁的毛岸青很是高兴,此时的他们并不知道,很快,危机就要来临。

就在毛岸龙出生的第八天,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毛主席不假思索,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他们只得离开,带着妻子和儿子们颠沛流离。

同年8月,毛主席又要离开了,他要去往湖南,要组织领导秋收起义,要革命,要反抗国民党的统治。

4岁的毛岸青还以为父亲还是像之前一样,匆匆离开又匆匆回来,他挥着小手向父亲道别,并要他早点回来,继续给他和哥哥讲上次没有讲完的故事。

图丨三兄弟

但就是这一别,他们分别了20年,也是这一别,母亲与弟弟岸龙便和父亲永远的天人相隔。父亲离开后,母亲带着他们兄弟三人仍然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

不幸的是,在年10月24日,母亲和哥哥被捕了。7岁的岸青怔怔的,他还没有从恐惧中反应过来,耳旁弟弟的哭声促使他反应过来。

“母亲和哥哥被坏人抓走了”,他脑海里第一个念头冲出来,但应该怎么做呢?才7岁的他,又能做什么呢?

这天晚上,毛岸青的心一直不能平静,可是他还有三岁的弟弟需要照顾,虽然很害怕,但他强迫着自己用颤抖的声音哄弟弟睡着,在心里期待着明天能够看到太阳,看到母亲和哥哥。

遗憾的是,杨开慧同志被这群人残忍的杀害了,她一直不肯说出有用的消息,在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后,她英勇牺牲了,毛岸英则在多方努力下,最终获救。

图丨杨开慧

失去母亲、父亲又不在身边,兄弟三人只得跟着外婆和舅舅居住,但又害怕他们受到牵连,毛主席便拜托自己的兄弟毛泽民照顾这三个孩子。

经过惊险的路途,三人终于抵达上海,成功与上海地下党组织会合,被安排在由上海地下党组织创办的大同幼儿园。

七岁失去母亲的毛岸青,仿佛一瞬间长大,母亲的离开是他一生的痛,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年,弟弟毛岸龙终是因为生病而不治身亡。

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接连丧失了两位亲人,死亡,对于兄弟俩来说再也不是陌生的词语,深夜里,他们依偎入睡,思念父亲母亲弟弟时,他们就抬头望着月亮、星星。

可即便生活已经苦成这样,命运还是没有放过他们。

图丨幼儿园

年,顾顺章叛变,上海地下党组织遭背叛,幼儿园被迫解散,兄弟二人被送往黄慧光家中。

黄慧光知识水平不高,对革命也没有深刻认识,她对两兄弟并不好,饿肚子是常有的事,甚至连生病出门买药的资格都没有。

无奈之下,两兄弟便离开黄家,在上海的街头流浪,偌大的上海,没有两个孩子的容身之地。

这时的他们,早就明白了很多事情,他们明白母亲和父亲所从事的任务是多么神圣,明白全中国的敌人究竟是谁。

母亲至死的坚韧不屈,父亲对他们年少的教育,都支撑着二人靠自己的力量,在这繁华的大都市求生。

图丨流浪

没有地方睡,那就睡马路,以天地为家;没有生活来源,那就给人拖地板,挣取工钱;买不起食物,那就在垃圾箱里找,只要不放弃,就一定有新的希望。

当得知自己的叔叔毛泽覃牺牲时,12岁的毛岸青泪流满面,愤怒的写下“打倒帝国主义!”

但不巧,这几个字恰好被革命反动派看到,便殴打起了这个身材矮小、干瘦的孩子。最终,这次殴打,给毛岸青留下了病根。

年,上海地下党组织在一个破庙中找到了兄弟二人,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他们这时候已经骨瘦如柴,毛岸青也患上了严重的脑疾。

但二人并没有因此就放弃,生活的磨砺并没有摧毁二人的信念,他们终于能够和父亲团聚了。

图丨毛岸英和毛岸青

但团聚,在当时的中国,哪有那么容易?为了避免二人遭遇不幸,又为了尽快医治岸青的病症,兄弟二人只能先去往巴黎治病,之后再去苏联上学。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甚至没能够与父亲再见一面。

彼时的毛主席正在延安,日军加紧了全面侵华的攻势,远在延安的毛主席要急切“逼蒋抗日”,他实在分不出精力来见儿子一面,只要得知儿子们安好,他也就放心了。

一封一封的信件从延安送往莫斯科,那是毛主席对儿子们深沉的爱意。信中,不仅有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教导,还有对于儿子安好的放心。

在苏联的二人不仅没有忘记母亲的死亡,也没有忘记父亲的谆谆教导。他们要努力、要发奋、要学成归来,尽快的挽救祖国于水火,要与思念许久的父亲见面......

图丨毛主席

兄弟二人的成绩十分优秀,跳级考入了东方大学,但命运依然没有善待二人,苏联遭遇了卫国战争。

随着德意志法西斯的疯狂入侵,苏联人民也陷入到了水深火热之中,哥哥毛岸英便主动地参军进入前线作战,弟弟毛岸青也积极地为战争作准备。

得知自己的祖国也正饱受战争之苦,兄弟二人都纷纷立誓,早日学成归国,同父亲一同建设自己美丽的祖国!

虽然见不到面,但地理的隔绝阻断的只是相见,它阻断不了父子三人在一起的心。

远在延安的毛主席心寄海外的儿子们,兄弟二人亦在学习之余,望着月亮思念着父亲、思念着祖国。

图丨毛岸英和毛岸青

父子终相见,默默无闻搞事业

年,毛岸青终于回国了,见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父亲后,他不禁潸然泪下,他有很多话想同父亲说,但却不知从何说起,只得紧紧抱着父亲,失声痛哭。

那一瞬间,仿佛先前吃的苦都是值得的,他们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的考验,成功与父亲再次相见。

该如何评价毛岸青这个人呢?用当时一位作家的话说,便是“朴素低调”。

在与父亲短暂的相见之后,毛岸青又遵照父亲的意愿,前往黑龙江克山县参加土地改革的试点。

纵使疾病缠身,但他仍然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亲自把控土改的实行。土地改革在中国胜利成功施行后,他回到了北京,在中宣部马列著作编译室担任俄文编辑。

在苏联的学习,使得他的俄文功底相当扎实。

图丨毛岸青

他前后翻译了20多部的专著,还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20多篇的文章。短短两三年,便翻译了如此之多的作品,这令他日后的妻子邵华所敬佩。

年,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牺牲,哥哥的离开,使毛岸青本就不好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只好孤身前往莫斯科治疗。

在莫斯科的日子,孤独难耐,上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自己的身边还有哥哥的陪伴,这一次,却只剩下了他一个。

父亲常年离家在外,母亲和弟弟又早早的离开,哥哥毛岸英则是在他身边陪伴最久的亲人。

毛岸青不知道该怎么诉说这种痛苦,父亲已经备受打击,并且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处理,他不能再给父亲添麻烦,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只得独自一人,默默的承担。

图丨毛主席和毛岸英

夜半时分,他总会想起曾和哥哥相依为命的那段流浪时光,“我梦到哥哥”,这样的话也总是从他嘴中说出。

病痛的折磨不会压垮毛岸青,亲人的离去,才是他痛苦的根源,一个人的时光,他实在绷不住了。

在这样的异国他乡,唯一的亲人父亲,也没有在他的身边,他不想继续待在这里了,于是他向毛主席提出想要回国的请求。

毛主席同意了毛岸青回到祖国的请求,年,父子二人再次相见。

这次的相见,二人都很高兴,谈了很多,毛岸青向父亲说,他梦到了自己的母亲。梦中的母亲,还是年轻的模样,她让自己好好读书,成为国家的栋梁。

图丨毛主席

毛主席听到这里,也是别样的心情。他明白,自己的儿子已经孤单太久了。心灵上的折磨远比疾病本身更令人招架不住。

孤独的毛岸青很快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的妻子邵华,温婉大方,不失为良配。生活逐渐走入正轨,他和父亲不时地也会相聚在一起。

但毛岸青总会在夜深人静之时,望着天空中的月亮,思念着自己的母亲和哥哥。记忆如潮水般袭来,他记起自己回国后第一次回到韶山探亲的情景。

那时,是年,哥哥去世一年后,他记起自己骑着马,从湘潭一路赶到韶山,在父亲的故居、他和母亲哥哥的老屋里,仔仔细细的转了一圈又一圈。

“这是父亲经常坐的椅子,这是他和哥哥总是玩乐的地方,这是母亲做饭的厨房,这是总是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和哥哥玩乐的母亲常待的地方......”毛岸青在心中默默地回忆。

图丨毛岸青结婚

毛岸青都记得,他也不会忘记,但他无法言说。

据毛岸青的妻子邵华所说,毛岸青晚年,有时候会像一个孩子一样,一个人孤独的坐着,一个人孤独的落泪。

当自己去询问他的时候,毛岸青总是满脸泪水的告诉自己,他想妈妈,想大哥。所以在毛岸青说出想要和母亲葬在一起时,邵华也表示理解。

虽然毛岸青的身体与精神状况不是很好,但他也时刻不忘父亲对于他的谆谆教诲。他仍然顽强拼搏,仍然踏实做人,低调做人,不享受一分一毫的特殊待遇。

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毛岸青也从未说过自己是毛主席的儿子,最多只说个自己是中宣部的翻译,而他在工作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并没有大肆宣扬。

图丨毛岸青和家人

翻译的那20多部著作,是开风气的重要著作,是帮助共产党人更好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著作;发表的那些文章,也是他观念的重要体现。

成就昭示着他的功绩,毛岸青没有给自己的伟人父亲丢脸,也没有令父亲失望。

他的行事作风也是低调朴实,同他接触过的人,也都说他对人很客气,让人感到非常的亲切。

年,在毛岸青与邵华夫妇二人的努力下,他们主编的丛书《中国出了个毛主席》要收集资料。

在这过程中,接待过毛岸青的服务员说,他没有架子,待人非常亲和。而且当时也有人发现,陪同夫妇二人来武汉的人中,有多年照料过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的保姆的女儿。

图丨毛岸青和家人

即使保姆已经离开人世,但毛岸青仍旧专程到母亲杨开慧的老家,找到保姆的女儿,带在身边,这足以表明岸青同志的仁义。

毛岸青对待自己的父亲,其实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他知道父亲的不得已,也明白父亲的难处。

国家事务的繁忙,使得二人相聚的时间并不多,他常常去往东湖宾馆,因为那里是毛主席除了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毛主席的逝世,对毛岸青来说,仍然是痛不欲生的打击,亲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去,纵使经历了这么多,他还是不能接受。

这一生,毛岸青同志似乎命途多舛,但他又不留有遗憾,他所翻译的著作,对于当时的理论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图丨毛岸青

他的为人处事,也谨遵父亲教诲,完全没有令父亲失望,正如与他交好的老红军对他的评价那般。

毛岸青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做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他将永垂不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