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是感情的传递。”
好的美术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必定是因为欣赏者通过它与作者产生了共情。近期,在广东省文联艺术馆举办了一场“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不忘初心共绘美好家园——乡村振兴主题美术作品展”,展出中一幅幅洋溢着勃勃生机的画作,浓郁的新时代乡情在隽秀的笔墨中偾张,并如涓流般浸润了我的心田。
广东省文联艺术博物馆不忘初心共绘美好家园主题美术作品展主题美术作品展部分展出作品主题美术展展厅一、多彩乡村最柔情
作者的年龄、身份、从事职业等差异大是该主题美术作品展的一大特点,有专业艺术家,也有爱好美术的农民,有头发花白的长者,也有稚气未脱的孩子。
为了用艺术形式记录“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50名广东艺术家走进英德连樟村、甘肃东乡、广西百色、四川凉山州、安徽舒城等广东脱贫攻坚战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帮扶省区,革命老区和“三区三州”等事关中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中之坚”、“困中之困”的深度贫困地区进行采风创作。
广东艺术家们以专业的审美眼光及创作手法,通过笔墨对大好河山、美丽乡村进行赞美,描绘出脱贫攻坚后新时代乡村的风土人情,这些高品质作品令观展者印象深刻并且回味悠长。
黄穗中的《黄柏村的小鹿》就是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安徽舒城县庐镇乡黄柏村依靠养殖梅花鹿等脱贫致富,村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空前提升。《黄柏村的小鹿》作者用清雅的笔触将黄柏村女孩与梅花鹿和谐相处的唯美画面定格在了宣纸上。全图用淡墨勾线及渲染,几乎没有用彩色颜料,而是依靠墨的深浅和枯湿表现层次和纹理,却达到了色彩丰盈、主次鲜明的效果,同时温情、愉悦的氛围也因统一柔和的基色而被烘托得淋漓尽致。画面清新素雅,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之余,还有如余音绕梁的心灵充实感。
黄穗中《黄柏村的小鹿》除专业画家的作品外,展出的画作里还有一部分是脱贫乡村的当地农民及留守儿童对家乡新貌、幸福生活的描绘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些画作虽然从绘画技巧和表达手法上不如专业艺术家,却更能真切地反映当地乡民在亲历了乡村振兴后的喜悦与自豪之情。
朱锦民的《农民梦想成真》就是这样一幅有代表性的作品。画面上花团锦簇、色彩明艳,在翠绿的田野上空翱翔着数台农药飞机,展现了现代农村用高科技代替传统耕作模式并编织出新时代农民的“中国梦”的场景。在明亮色块的作用下,这幅画有很强烈的张力和冲击力,虽然布局和笔法上还略有些生硬,但其画面传达出来的乡民那梦想实现后的浓烈成就感足以让欣赏者为之喝彩。
朱锦民《农民梦想成真》儿童画中的情感就更为直接和热烈,他们的画没有过多的留白与意境,而是充满了对家园真挚而炽热的眷恋,对新时代乡村最直观的热爱,更让读者感受到了他们那激荡在笔端的幸福感。
部分儿童美术作品余件美术作品,作者从专业艺术家到农民画家再到儿童,他们从不同视角、不同高度全方位地阐述了振兴后乡村的新风貌,也从不同层面讴歌了“脱贫攻坚战”为村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作者们的对家园的那份柔情蜜意,寄托在笔端,展现在纸上,传达给读者,使世人与之共情,共享他们幸福的愉悦。
二、画作背后故事最煽情
现代乡村在艺术家们的笔端是多姿多彩的并极具感染力。然而,用画笔描绘景致还是不够的,能“说故事”的艺术作品才最煽情。主题美术作品展中就涌现出不少此类优秀作品。
孙戈的《致富新路》的画面中,羊群之间女主怀抱羊羔,从容淡定地面对手机镜头,正通过网络直播介绍自己的山羊,她正是“安徽好人张志菊”。
张志菊本是个弃婴,养父张成贵收养并拉扯她长大。通过十数年辛苦打拼,张志菊在杭州扎稳了脚跟,本以为可以过上舒适的都市生活,没想到养父张成贵却患了重病。为了照顾患病的养父,张志菊毅然放弃已有的安稳事业,回到小山村照顾养父的生活起居。同时,为了偿还养父治病欠下的债款,张志菊走上了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道路,养起了猪和羊。
开办养殖场的日子异常艰苦,起早贪黑不必说,为了节省开支,搬砖、砌墙、挖沟、埋管等等场地改造的粗活重活都是张志菊一个人承担。所有这一切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还自学养殖技术,同步学习起了电商销售技巧。天道酬勤,张志菊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开始盈利,并带动了周边农户的收入增加。
《致富新路》记录的正是张志菊通过直播带货这种最潮流的商业模式营销的工作场景。画面色彩以灰、褐、青为主,干净素雅,群羊神形各异、憨态可掬,身着粉色衣服的张志菊自然而然地成为画面的焦点,自信且自豪的笑容洋溢在脸上,生动的表情比任何语言都富有感染力。这幅画的题材及其背后的孝亲、励志故事让每一位观众都为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