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潜在型克山病可分为稳定潜在型和不稳定潜在型两类。如无其他类型克山病病史,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完全性传导阻滞或室性早搏称为稳定潜在型,一般预后良好;亦可由其他型转归而成或心电图有ST-T改变、Q-T间期延长改变者称为不稳定性潜在型,预后较稳定潜在型差。

一、临床表现

  潜在型由于心肌病变较轻,心脏功能代偿良好,多能照常参加劳动,而在普查中发现;部分病人由其它型转变而来。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人由头晕、心悸、气短、心难受等症状。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型常在普查或查体发现心脏增大或心电图异常。部分患者由其他各型病人经治疗后转化为潜在型。少数患者在劳累后头晕、心悸、恶心不适,休息后即可消失。查体可见心尖搏动减弱,心浊音界向左下轻度扩大。部分病人心前区第一音减弱,闻及Ⅲ级以下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律可不规则,以早搏较多见。潜在型克山病需与局灶性心肌炎、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和心脏神经官能症进行鉴别。

三、治疗

  潜在型克山病一般不需治疗,但对于心脏稍大,心电图检查ST-T改变或室性早搏的潜在型患者,要坚持长期治疗,尤其是由其他类型演变的患者,心肌损伤较重,要修复需要较长的时间,有的患者心肌不断产生新的损伤,要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以及维生素C、辅酶Q10、肌苷、门冬酸钾镁等心肌能量药物。应合理安排起居,注意劳逸结合,消除或避免诱发因素。

四、预后

  潜在型克山病患者预后一般较好,但心脏大小和心脏功能已恢复正常的患者,一旦再出现心脏增大和心衰,预后往往较差。

五、预防措施

  在病区建立和健全防治机构,培训农村医师,坚持综合预防,改善膳食。病情监测中,在流行期如发现患者心电图有S-T段或T波改变、Q-T间期延长等,表示有新的心肌损伤,应定期复查,并对症治疗,防止其发展为急型、亚急型或慢型。观察3个月以上病情稳定者即可按稳定性潜在型病人加以管理,预后都较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李丹丹、侯杰

编辑:刘佳宁

长按图标

一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