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克东在东园艺术工坊制作根雕。崔艳摄春日里,细碎的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留下斑驳的影子。树下工坊里,“沙沙”声响起,老乡们一听就知道,准是汪克东又在“捯饬”他的木头。为了根雕,他在村里扎了根汪克东不曾想过,自己会因为一个爱好,一头扎进农村,一待就是十几年。今年48岁的他,自小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长大,十几岁进城,在国企上过班,开过小饭馆,却误打误撞,和根雕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候我就喜欢画画。有次和朋友去湖边,看到一个枯老的大树桩,很有几分神韵,就有了把它细细雕琢的想法。”身着棉麻上衣的汪克东说着话,手上活儿不停。寻木、清洗、构思、雕刻、打磨……一件作品成形,得经过几十道工序。要想掌握,需下一番苦功夫。但凡有时间,汪克东就往大山里跑,捡枯木。根雕原料多从山中、河边获得,每从市里赶去,来回几十公里,耗时费力。于是,一心钻研根雕艺术的汪克东,想着找个山水之间的村子定居,仙源镇水东村出现在他眼前。一座麟凤桥,横跨麻川河,青石铺成,古朴气派。加之村落千年历史,一墙一瓦皆有故事,充满乡村田园的诗情画意。“当时我就想,我要留在这。”汪克东说。年,他在水东村开了民宿和根雕艺术馆,一心一意在这里生活、创作,在村里扎下了根。小艺术馆,引来参观学艺人高低起伏的马头墙,青砖黛瓦,随风飘摇的红灯笼,木雕高窗。这个由乡村礼堂改建的民宿,与院中徽式小楼一起,被山水围绕,独特雅致。推门而入,满眼都是木色。树段大圆桌,由汪克东亲手打造,配上宽大厚重的木椅,别具情调。手工雕刻的吊灯、精巧别致的枯木摆件、美观实用的果篮茶具,这个小型根雕艺术馆,引来不少人参观甚至求学。隔壁龙山村的姚志飞就是其中一员。年,姚志飞还是电影放映员,一次在水东村放电影,为借电闯入汪克东的民宿,却偶然打开了根雕世界的大门。“没想到,山中随处可见的老树根,竟能做出这么活灵活现的东西。”姚志飞不禁琢磨,自己是不是也能做出这么生动的艺术品。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汪克东就上门手把手教,在老姚家一待就是一上午;为采集原料,汪克东清早五六点散步到老姚家门口,叫上他一起去山里捡树根,到河边拾枯木;人物雕刻讲究比例合适、脸形饱满、双目有神,汪克东拿出自己的作品耐心讲解,毫无保留。“我现在能独立制作一些茶具、根雕落地灯和花盆了。有些成品被朋友看中,直接买走,我还多了笔额外收入。”姚志飞指着自己家中造型奇特的根雕灯具说,“过去一有空,我就出去吃饭唱歌,现在我的兴趣全在根雕上,没事儿就看看根雕画册,构思捡到的木头怎么打磨。”在姚志飞看来,汪克东免费教他,不仅帮他鼓了钱袋子,更培养了他的艺术修养和良好生活习惯。“看到杂乱的树根在我手中变成一件艺术品,我充满了成就感。”研学基地,激发乡亲艺术潜能上门学艺的村民越来越多,汪克东有了办研学基地的想法。年6月,他盘活了龙山村木材加工厂,改造成艺术工坊。“龙山村距离水东村一公里,过去找我学习的不少是龙山村村民。在中间点办班,大家来上课更方便。”汪克东说,“我对根雕的一些粗浅想法,希望能对大家有启发,也能帮村子富起来。”龙山村党总支书记张保平介绍,不仅学有所成的村民有了额外收入,艺术工坊有村里入股,还能直接增加村集体收入。老乡们早就把汪克东这个异乡人视作自家人了。老乡家杀鸡宰鹅,会邀请他上门做客;邻居家种的新鲜蔬菜,总也少不了他的一份。不仅是富起来,汪克东这个新村民,还带来了艺术氛围。村民们养花、根雕、石刻的兴趣和潜力被激发出来。艺术工坊建成后,龙山村的胡新鸿跑得格外勤。但他问得最多的,不是根雕,而是石头盆景。受汪克东启发,胡新鸿对这门学问上了心,时常到工坊请教。“我是个农民,以前哪晓得石头能做花盆,树根能成艺术品。”如今开了家石头盆景门店的胡新鸿感慨,“过去大家在山上看到枯木就捡回家当柴火烧了,现在村民都知道能用来做根雕,烧了怪可惜的。”“原本大家对这些一窍不通,现在一个个聊起艺术来,头头是道。”张保平说。《人民日报》(年05月05日06版)延伸阅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233.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