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克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牢牢把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基调,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以志愿服务“五个到位”为助力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强大资源支撑,聚焦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创新产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线上线下齐动,凝心铸魂,政策宣讲到位。党和国家扶贫政策所指,就是志愿服务队伍前进所向。为进一步强化扶贫政策宣讲,不断满足农民意愿,吸收农民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乡镇级文明实践所纽带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线上线下扶贫政策宣传活动。14支由65名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的扶贫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深入全县个行政村、个自然屯利用大喇叭,以接地气、唠家常的方式,将党的扶贫政策宣讲到寻常百姓家。与此同时,志愿者们走到田间地头,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通过面对面、零距离、深层次宣传和交流,开展感恩奔小康教育,使党和政府的意志同农民的意愿统一起来,转变为农民脱贫的自觉行动。年初以来,志愿者共推动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人均增收元以上,名帮扶志愿者与贫困户签订帮销协议份,签订金额50余万元。
文艺宣传鼓劲,提振士气,扶志扶智到位。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要扶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文化馆组织文艺志愿者深入挖掘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事例,编成秧歌剧、三句半、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把村庄地头变成舞台,用百姓的身边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和“慵懒散”陋习,树立“我脱贫我光荣”意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在“志”“智”双扶同时,扶道德、扶尊严、扶价值观,帮助和引导贫困群众挺直脱贫奔小康的腰板。文艺志愿者将“感动龙江年度人物”“鹤城道德楷模”残疾人李长河脱贫致富的事迹改编成三句半和短话剧等文艺形式在全县15个文明实践所循环演出38场,受教育群众达余人,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由行为引导为主,向思想建设为主的转变。
城乡爱心互动,固本强基,暖心帮扶到位。全县始终坚持将志愿服务活动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组织县城的志愿者到农村去,围绕扶老、助困、帮病、普法等内容,群众哪里有需要,志愿者就出现在哪里。在古城镇成立“志愿者爱心驿站”,拓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志愿服务半径。农民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穿上红马甲,主动带领乡亲们在产业发展中迈开步子;全县开展了“脱贫攻坚我助力孝老爱亲志愿行”主题系列志愿服务活动37次,参与志愿者近余人次,捐赠衣物等价值近3万余元的物资,志愿者用爱心陪伴、健康义诊、环境清理,不断推进孝老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规范化、亲民化,营造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社会氛围;农业科技志愿者们先后为古城镇贫困户送去只鹅雏,现场传授饲养技术,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增加“造血功能”;43名青年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16次,援助贫困群众人。全县志愿者推动“一交纳、三补贴”方式筹集孝心养老公益金,户已缴纳赡养费,筹集金额.2万元。其中户贫困老人子女缴纳赡养费.8万元,达到全县贫困老人户数的%,排名全市首位。
庭院经济推动,产业富民,科学帮扶到位。产业扶贫是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立足实事求是,把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因地制宜联合农业部门组建农业技术专项志愿服务队,因人制宜为贫困家庭量身制定庭院经济种植计划,稳步增长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由“输血”转向“造血”,让菜园子变成“聚宝盆”,保障贫困人口获得稳定收益。志愿者利用垃圾房灭迹腾出的土地和贫困户自家菜园,协助贫困户种植鲜食玉米、西兰花、豌豆、青刀豆等经济作物亩,联系县内6家扶贫企业与户贫困户签订种植面积2亩。目前全县开展科技帮扶志愿服务活动56次,户贫困户受益实现户均增收元。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河南乡二河村参与种植小菜园的户数共计户,种植面积亩,每亩菜园纯收入达0—0元,以往房前屋后不起眼的小菜园,如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阵地,贫困户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在一抹抹翠绿的点缀下,昔日“垃圾村”变为如今的绿色美丽乡村。
网络直播带动,多元发展,产品助销到位。为大力推动民生经济,拉动扶贫助销,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建电商帮扶平台,有力推动了农特产品销量“上行”,为打开贫困户农特产品销路、卖出好价钱和提高增收搭上了现代经济列车。同时号召青年志愿者开展直播带货活动,“网红”助力贫困户自产有机农副产品创出品牌。河南乡青年志愿者帮贫困老人代卖自家笨鸡蛋、古北乡巾帼志愿者帮助推销纯绿色喂养的家禽、西城镇的志愿者深入菜市场帮忙销售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等,开展直播带货78次,累计创收金额10万多元。“网络农业”和“直播销售”,对贫困户来说,曾经的可望不可及,而今通过志愿者的帮助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克山,这个地处松嫩平原黑土地上的马铃薯之乡,这里的人民正在用勤劳的汗水织就美好生活新画卷。在脱贫攻坚的战略布局中,扶贫志愿者的角色和作用更加清晰,如同一支支绣花针,在距离群众最近的层面,用文明实践在我们的小康蓝图上绣出自己的绚丽色彩。(朱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