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层厚度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60至7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0至30厘米。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建、黄腾编辑高雪梅
5月23日,黑龙江省海伦市前进镇光荣村已完成播种的黑土耕地(谢剑飞/摄)
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对黑土地保护进行立法。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人们曾这样形容黑土地。
黑龙江省是黑土地大省,黑土地面积占全国黑土地面积的45.7%,其中,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总面积的56.1%。然而,由于黑土地多年来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土地肥力长期透支,加之重用轻养、土壤侵蚀等原因,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给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挑战。
针对黑土地退化现象,黑龙江通过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松深翻、轮作休耕、治理水土流失等多项保护措施,部分地区黑土地退化现象有所缓解,黑土地正逐步重回绿色和健康状态。
“薄”“瘦”“硬”
黑土形成极为缓慢,在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年至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东北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采访时,一些种粮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反映,部分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呈现不断下降趋势。黑龙江省一名种粮大户当着记者的面在地上挖下去不到一锹深,下面便露出了黄土。据了解,东北黑土层厚度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60至7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0至30厘米。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人员观测发现,东北黑土带的退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二是黑土从坡上流到坡下,土壤移动造成坡耕地质量下降。
黑土地之所以“黑”,在于其覆盖着一层黑色的腐殖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松、适宜耕作,但多年的重用轻养导致有机质含量持续降低。
年,国家相关部委印发的《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年)》指出,近60年来,东北黑土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1/3,部分地区下降50%,辽河平原多数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已降到20g/kg以下。
一些农民形象地说,现在的黑土地越来越“馋”。水土流失导致黑土层变薄,部分坡耕地已变成肥力较低的薄层黑土,有的甚至露出底层黄土,成为老百姓眼中的“破皮黄”黑土。
根据中科院年7月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东北黑土地正面临着坡地开垦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土壤有机质与养分元素衰减和土壤结构改变与蓄水能力下降等问题。耕地损毁,有机质含量下降,蓄水和供肥能力降低,使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
国家立法保护
如何建立黑土地长效保护机制?关键是依法保护。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8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家专门立法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释放了保护耕地、惜土如金的重要信号。在世界四大黑土区中,我国是唯一在国家层面进行专门立法保护的国家。通过国家立法,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标志着中国黑土地保护迈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院长刘杰说,相关法律为今后依法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指明了方向,有利于遏制黑土地退化、提升耕地地力,进一步提高中国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年3月1日,《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强化了黑土地保护的考核监督,严禁偷采盗挖、非法买卖等各类破坏黑土资源的行为。《条例》还确定,每年5月25日所在周设定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周”。
今年春天,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九井村党支部书记蒋庆财多了一个新头衔:田长。对“遏制耕地‘非农化’、打击盗采黑土、秸秆还田等制度措施”进行广泛宣传,这就是他的职责。
为保护利用好黑土,今年黑龙江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田长制”,建立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5+2”七级田长的责任分工体系,以确保黑土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蒋庆财成了村里1万多亩地的村级田长。
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田长制”实施情况被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对履职突出的各级田长给予奖励,对失职渎职的坚决约谈问责。
近年来,黑龙江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要求,把耕地保护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用得力措施保护每一寸耕地。
黑龙江还通过耕地质量监测为黑土“把脉”。在黑龙江省青冈县沃土丰达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一块农田,地头有一片围起来的黑土监测区、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这是我们建立的耕地质量监测点。”青冈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金一鸣说,通过这些设备,能够自动监测土壤墒情、“健康”状况等。监测数据为农业部门合理利用耕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供科学依据。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黑龙江以2亿多亩耕地为基数,按照每10万亩耕地设置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统筹布设耕地质量监测点个。
5月19日,伊春林区肥沃的土壤(王松/摄)
为黑土地“增绿”
“这几年地里重新变热闹了。”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职工夏金龙站在地头,看着稻田里的农机说,前些年种地,农药化肥越用越多,土壤板结,地里青蛙都少见。近几年,农药和化肥越用越少,夏天地里水鸟起落,蛙鸣此起彼伏。
夏金龙今年种了多亩水稻,秋收后,收购方将以每吨高于市场价元的价格进行收购,“现在有多亩地完成了绿色认证,绿色水稻在市场上更吃香”。
绿色种植不仅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和土质的破坏,还改善了生态环境,让庄稼种植有了更多“新花样”。
前几天,在北大荒集团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第六管理区,螯蟹稻种养户苏忠波接待了不少商贩,他家的螯蟹被预订一空。“蟹稻共作,需要降低水田地块农药、化肥使用量,能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水稻根系生长环境。”苏忠波说,螃蟹的排泄物还能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生物活性,蟹和米两项产出,双重效益。
“我们根据测土配方土壤样本中有机质含量,给出每亩地有机肥替代化肥用量的建议。”在北大荒集团前哨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技术员郑乐说,每年秋收后,农场都会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将成为下一年施肥的依据。
年,仅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所在的建三江垦区就实现有机肥替代化肥万亩,土壤肥力全面提升。
在黑龙江,曾经被人们所嫌弃的“臭大粪”又成为农民心中的“稀罕物”。在养殖大县望奎县,一种粪肥资源化利用种养循环新模式正被农民追捧。
望奎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股负责人那宏宇介绍,养殖户将畜禽粪便运到所在屯的干粪池,各村将收集池内发酵后的粪便运走,将掺混作物秸秆二次发酵后,统一抛撒还田,“这种模式不仅有效改善了环境,还可以使畜禽粪便得到合理利用,增加土壤肥力,可谓一举两得”。
望奎县龙薯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生产负责人唐文学说,合作社也是种养循环模式的受益者,秋收后,用大型农机对沤好的粪肥进行集中还田,将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和来年农作物的品质。
据了解,种养循环模式已在望奎县推行,当地投资万元建设了80处高标准集中沤肥场,年可堆沤发酵粪肥50万吨,还田面积在40万亩以上。望奎县力争在五年内使全县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2至0.5个百分点,化肥减量5%以上。
黑土保护不断夯实粮食稳产基础。目前,黑龙江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3.46等,高出东北黑土区0.13个等级。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54亿斤,比上年增加65.34亿斤。
为黑土地“加油”
“现在种大豆,好地块亩产斤问题不大,村里老人说以前产斤都难。”站在自家地头,黑龙江省拜泉县上升乡团结村的邹向成望着刚播种过的耕地说,村里老人讲,五六十年前,当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春天刮大风,夏季下大雨,一些黑土被冲进侵蚀沟。
为保护黑土耕地,人们在耕地边植树,形成林田网格来防风固土,还用柳树枝填满侵蚀沟,使其生根发芽,降低水的流速,减少土壤流失,如今拜泉县水土流失得到极大改善。
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刘杰说,以玉米秸秆覆盖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是解决黑土遭受侵蚀的有效方法。
在北大荒集团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秸秆覆盖的黑土地,一踩一个脚印。种植户李艳海种了1多亩玉米,连续7年通过玉米秸秆覆盖模式保护黑土地。
据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生产部副部长陈国建介绍,实施多年的秸秆覆盖模式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生物性状,一些地块有了蚯蚓,还能减少土壤被风雨侵蚀,具有明显的防止水土流失效果。
秸秆还田则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地力。“这几年通过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等黑土保护措施,效果确实明显,土质疏松了,产量也提高了。”站在田埂上,说起黑土地保护带来的好处,付正武打开了话匣子。
付正武是黑龙江省海伦市自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脚下的黑土地,位于东北松辽流域寒地黑土核心区。年,海伦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整建制推进试点县。付正武经营的0多亩地成为试验田,采取秸秆深埋还田等方式,为黑土地“加油”,以提高有机质含量。
秋收之时,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都会组织收割机配齐抛撒器,直接把粉碎成10厘米左右的秸秆还田,再进行20厘米至22厘米的深翻作业,翻地施尿素加速秸秆腐烂速度,补充秸秆腐烂过程中消耗的氮素。
近年来,黑龙江省根据当地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探索形成以秸秆翻埋还田、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覆盖免耕等为主的“龙江模式”和以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和原茬打浆还田为主的“三江模式”。这两种模式被列为全国黑土地保护主推技术模式。
合理进行耕地轮作,有效“藏粮于地”。黑龙江省绥棱县向荣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年种了余亩玉米,年轮作改种大豆。合作社负责人刘峰说,轮作有利于保护黑土地,减少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今年,黑龙江省耕地轮作试点面积达1万亩。
保护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良田良用。在黑龙江省庆安县东禾农业高标准水稻示范基地,“方田化”的稻田规整有序,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
年,黑龙江省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万亩,总投资.1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加万亩和27.95亿元,建设任务和投资均大幅增长。到今年底,黑龙江省将建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广大农民保护黑土地的积极性已明显提升,针对秸秆还田、深松整地所需资金较多等问题,刘杰建议,可充分发挥黑土地保护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调动农民保护黑土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合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黑土地保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