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讲尖锐湿疣 https://m.39.net/disease/a_9376656.html
东北网3月3日讯正月里,年味未散,克东县的农民就已忙活起来。在玉岗镇北兴村致富服装加工厂的扶贫车间里,脱贫户周艳明正和几名缝纫工一起赶制公益岗的工作服。裁剪、加工、锁边,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随着针头上下穿梭,一件件工作服渐渐成型。“家里的地都流转出去了,以前在家就干点家务活,现在在服装厂做缝纫工,一年能挣多元。”周艳明告诉记者,丈夫患有脑梗,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儿子外出打工时出了车祸,住院治疗花了不少钱不说,现在也干不了啥重活,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三年前,村里的服装厂招工,在村干部的鼓励下,周艳明也报了名。在县职教中心的缝纫培训班免费学习几天后,她就在服装厂正式“上岗”了。“只要贫困户愿意走进扶贫车间务工,我们就接受,如实按计件发工资,一天能挣五六十。”致富服装加工厂厂长徐向荣介绍说。年,北兴村建起了扶贫车间,招募村里的妇女加工服装,使贫困户有了长期稳定的务工收入。该车间不仅带动村里的十几个妇女每月增收近元,还为村里的71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分红元。小车间开启了北兴村农民的致富大门,乾丰镇的食用菌产业也成了村民增收的“金疙瘩”。“去年我在合作社干活就赚了2万多元,家里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曾经的建档立卡户宋桂香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有产业,有劳动力的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建起食用菌种植加工基地后,不少村民借这一产业“东风”回乡就业。“克东县不断发展产业扶贫,提升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实现了贫困户全部脱贫,剔除穷根的期盼已经实现,美好的生活初见端倪。”记者在克东县扶贫办了解到,年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参与经营、项目托管、拉动务工等方式,全县58个经营主体叠加带动贫困户户,户均增收元,名贫困人口在返乡创业能人领办的合作社稳定就业,年均增收元。“本地上班真好,兼顾庄稼老小,转移就业一人,实现全家脱贫。”如今,这句话在克东县许多村民中口口相传,成为他们新生活的生动写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