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乾丰镇宏升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干净整洁的民居、一条条宽敞笔直的马路、一簇簇姹紫嫣红的鲜花,俨然一幅新时代乡村的美丽画卷。在画卷的背后,蕴藏的是革命老区的时代变迁。“大家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张信屯抗联战斗遗址,年12月19日,这里爆发了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克东县境内规模最大,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斗。”在张信屯红战斗纪念馆,12岁的“小小红色宣讲员”王沐莀正在向参观者们讲解发生在这里的抗联故事。近年来,宏升村充分利用红色教育基地,传承革命精神、弘扬抗联历史。村里的抗联英烈纪念碑和张信屯战斗纪念馆已经成为讲述抗联故事、传承抗联精神的重要基地,每年会接待多名参观者。除了克东本地的机关干部和中小学生外,还吸引了周边县区的干部群众前来参观。“为了让宏升这片红色土地不断焕发生机,我们一直在努力。”宏升村党支部书记董玉良说,近年来,宏升村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立足乡村实际,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谋划特色种植产业。走进宏升村蚯蚓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铲土、挖蚯蚓、搅拌,忙得不亦乐乎。“别看这蚯蚓小,这可有大用处。不仅可以实现增收,还可以彻底解决养殖户牛粪堆放后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名副其实的‘变废为宝’。”北辰果蔬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艳秋介绍。作为宏升村的“老牌龙头企业”,合作社在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的同时,积极响应村里号召,依托现有资源以及管理团队,建设蚯蚓养殖基地,探索村民增收的“新路子”。“我们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村里的帮助。目前合作社有食用菌种植棚室62栋。全年可生产菌棒万袋,鲜品产出量0吨,每年的利润都在稳定增长。”王艳秋说,“现在村里想引进蚯蚓养殖产业,需要一段时间摸索和尝试,我们当然义不容辞当好‘先锋队’。”为了引进蚯蚓种植产业,董玉良带着村“两委”干部多次赴外地考察,学习蚯蚓养殖经验,投入初始资金10万元,引进种蚓5千斤。村里家家养殖产生的牛粪,可以与废菌渣混合,通过蚯蚓过腹转变为有机蚯蚓粪,最终转化为蚯蚓酶菌生物肥,实现作物增产增收。同时积极探索蚯蚓养殖的下游产业,发展林蛙养殖,将产业链完美融合,持续壮大村级产业发展。今年,蚯蚓加林蛙养殖的收入预计可达到万元,带动周边40余名村民人均增收余元。“让村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克东县司法局驻宏升村第一书记邵彬说,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将充分利用红色优势,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活化红色资源,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使革命老区释放出发展新动能。(苏广鑫李兆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