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凤颖

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也称“五四指示”),吹起了土地改革的号角。时任热西专署秘书主任的王克东深感热西地区情况复杂,工作艰巨,主动要求到围场开展土地改革工作。年5月王克东同志正式调到围场工作,6月任县委书记,年调离围场,三年多的时间,在围场第一次解放和第二次解放后,王克东带领全县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斗争。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档案:王克东在围场工作

一、结合土地改革巩固新生政权

围场县境地处清朝的“木兰围场”。清朝末期,由于连年战祸、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问题,清政府于同治二年(年)下令围场全面开围放垦。“近而关内,远而山东之民,褓负子来,荷锸云屯”。很快,围场境内可耕地几乎全部开垦。至围场第一次解放前,全县有耕地.95万亩,绝大部分集中在地主、富农手中,其中万亩以上户占总户数的4%,拥有全部土地的55%。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寸土皆无,靠给地主扛长活、打短工为生,地主通过收地租、放高利贷、雇工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剥削。

年8月20日围场第一次解放后,全县乡村都建立了民主政权。共产党领导农民围绕土地问题,展开了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

围场档案馆藏档案:王克东在围场工作时穿过的马搭和棉袄照片

年5月王克东到围场后,结合围场实际贯彻“五四指示”精神,带领围场干部和群众密切配合省委工作团工作,展开了减租减息和清算斗争,减轻了贫雇农的负担,镇压了罪大恶极的汉奸恶霸,团结了中农、工商业者和开明绅士。通过土地改革,对村级旧政权进行了普遍改造,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由贫雇农积极分子当家做主,伪甲长把持村政权的局面彻底结束。在较大的村镇和进行了土地改革的村,建立起民兵组织(如自卫队、护地队等),民兵组织在保卫村政权、土地改革、清剿土匪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中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加入了党组织,并在一些党员较多的村镇建立了党支部,从而使农村的党组织得到了发展壮大。

围场开展工作的方法、步骤和效果,受到热河省委和冀热辽中央分局的肯定和重视,《冀热辽日报》曾多次介绍这里的经验。年10月,国民党军队向围场发动进攻并占据围场县城,土地改革被迫停顿下来。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资料:《冀辽热日报》刊载围场土改经验

二、围场第二次解放后立即扫清土改障碍

年5月,围场第二次解放的时候,周围的隆化、赤峰、多伦等县仍被国民党占领着。当时围场面临的形势是很困难的,大批土匪、“还乡团”以国民党占领区为靠山,轮番窜到围场各地骚扰抢掠,袭击我地方机关,杀害干部。占全县人口1/4的烟民,消耗财富,不事生产,扰乱社会秩序。在连续遭受日伪和国民党残酷统治,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又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广大农民强烈要求解决土地问题。

面对第二次解放后的严峻形势,王克东带领全县人民在年土改的基础上,首先发动群众,对国民党军进攻和占领期间地主阶级的反攻倒算活动开展了反报复斗争,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反动大地主、国民党部参议长张允恭(绰号张四皇上),为农民撑了腰。同时,广泛宣传了党的政策,明确宣布:无人耕种的扔荒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经营,谁种谁收谁交公粮;对地主、富农除极少数反攻倒算、罪大恶极的要惩办外,一般的只要遵守政府法令、老实生产,政府都给出路。并狠抓村政权建设,稳定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情绪,为下一步土地改革作了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三、贯彻半截塔土地会议精神进行风暴式土改

年7月17日至9月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年11月,热西地委在围场半截塔召开土地会议,传达贯彻中央颁布的《土地法大纲》,进行“三查”(查立场、查思想、查作风)整风,部署土地改革任务。王克东组织围场县区以上干部全部参加了会议,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任务,坚定了搞好土改的信心。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半截塔土地会议遗址

半截塔土地会议后,围场县委根据会议精神,年1月至4月,组织人的土改工作队,由县委统一领导,以区划片,每片一个组,区委领导任组长,每个村派一至二名脱产干部进行指导。第一批铺开个村,第二批铺开80个村,整个土改工作大体分四个步骤进行,一是访贫问苦,扎根串连;二是斗争地主;三是土地还家;四是土改纠偏。工作队分赴各区协助村干部深入村组,直接和贫雇农见面,从中挑选贫苦正派的贫雇农召开代表大会。又经过学习讨论土地法、告贫农书和诉苦,提出“二次斗争”的口号。之后实施搜捕地主、挖浮财、平分土地。很快便将名地主、富农扣押了,并挖了他们的浮财。仅七区那林沟村在1月份贫雇农代表大会之后,即扣押了32户地、富(另有7户漏网未扣押),并将这39户地、富,连同斗错的19户富裕中农、中农的浮财挖出,分给了贫雇农。

四、纠正土地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风暴式土改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一是普遍侵犯中农的利益,扩大了打击面;二是对逃亡户执行了错误的分地、分财产政策;三是未将地主与富农严格地区分开来,甚至执行了“老牛赶山”的政策;四是出现了乱抓捕、乱打人及乱杀人的现象;五是对烟民等采取了排挤、打击等过“左”的政策。对此,以王克东为中心的县委班子立即组织调查,全面布置区村进行土改纠偏工作。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群众日报》刊载围场通讯

年6月,县委召开了9个区的区委书记会议,王克东在会上专门讲了纠偏工作,强调只有搞好纠偏,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能增强贫下中农的团结,达到团结生产的目的。对纠正各种偏向,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和意见,要求各级干部解除各种顾虑,坚决兑现。会议通过传达学习毛主席《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任弼时同志的《纠正偏向》的讲话,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的思想认识,偏差终于得到彻底纠正。通过纠偏工作,广大中农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档案馆馆藏资料:解放区农民在分到的土地上插界标

围场人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年底,围场县土地改革任务完成,标志着围场封建制度完全解体,“耕者有其田”生产关系形成,农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土地改革把全县户地主、富农所占有的土地,留够他们自己用的,其余75万亩耕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3.2万户贫雇农。

经过这次土改运动,不仅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真正使农民在经济上翻身得了解放,还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剥削阶级、提高了农民的阶级觉悟、巩固了党在农村的革命阵地,激发了广大劳苦人民的积极性,在保卫胜利果实、支援解放战争中做出了极大贡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