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卖官案,官员涉,主角死缓
马德,克东县土生土长的农民,年出生,家中有兄弟姐妹八人。在那个年代,养活八口之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马德小时候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
因为家庭贫困,他的哥哥姐姐们早早地辍学回家帮父亲干农活。
在马德十岁那年,他的母亲不幸离世,使得原本就艰难的家庭生活更加困苦。尽管父亲曾试图让他辍学,但马德的成绩实在太好了,父亲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最终决定让他继续读书。
到了高二的时候,“文革”爆发,马德和他的几个同学一起乘火车前往北京串联,并受到了接见。回到学校后,马德在当地的声望瞬间提升。
两年后,他高中毕业,被分配到了县军管会工作,每个月的工资为36元,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年,20岁的马德被推荐为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前往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他来到黑龙江省工交办秘书处担任了一名秘书,由于他的文笔出众,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赏识,仅仅数年时间,他就晋升为了副处级。
之后,他的职务稳步提升,32岁的时候就担任了林海县副县长,成为了当时整个黑龙江最年轻的副县长。组织上对他寄予厚望,准备对他进行重点培养。
马德在上任当天,就得到了市委领导的亲切送行,并得到了廉洁自律的严格告诫,他承诺决不收取群众的酒一瓶,烟一盒。
马德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来到林海县后,很少坐在办公室里,而是经常跑到下面的乡镇进行实地调研。
在掌握了基本情况之后,马德能够因地制宜,为当地百姓做出了许多实际的贡献,也为林海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他的政绩出色,三年后他升任为县委书记,当时他只有35岁,未来的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年11月,马德出任牡丹江市副市长,主管经济工作后,他却在妻子田雅芝的帮助下,走上了贪腐和卖官的道路。
他的第一笔受贿来自一个姓苗的制药厂老板,当时这位苗老板在春节的时候给马德送了10万元现金。由于数额太大,加上他当时还没有完全忘记自己的初心,因此他没有收下这10万元现金。
田雅芝劝丈夫马德收下苗老板送来的现金,说这样可以给苗老板面子,马德坚决反对,认为这样会犯错误。但田雅芝认为不收下送上门的钱,马德会被别人推给别人,最后变成光杆司令。
马德听取了妻子的建议,开始接受他人送来的礼物和现金,这使他走上贪腐之路。几年后,他升任绥化市委书记,来求他办事的人络绎不绝。
马德回忆这段时期,说他晚上回家都不敢开灯,因为一开灯,就有排队送礼的人。
马德,这位从副市长到市委书记一路晋升的官员,竟然在担任要职期间,累计收受贿赂超过万人民币。这个数字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相当庞大的。
除了受贿,他还大肆卖官,多达多名官员牵涉其中。由于牵涉人员众多,金额巨大,且情节复杂,因此,马德案被誉为建国以来最大的“卖官案”。
最终,马德因犯受贿罪、卖官罪被判处死缓,并被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9352.html